移动支付功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加普及,消费者使用信用卡支付越来越便捷。然而,信用卡诈骗手段也日益翻新,让很多持卡人防不胜防。近日,针对近期频繁发生的“银行送礼”等诈骗招数,交通银行信用卡特别整理了一些真实案例,以及识别和防范方法,以帮助持卡人提高防范意识,令诈骗分子无计可施。
招数1 “二维码”或隐藏手机木马
“有毒”的二维码有时也成为了骗子们的“新花招”,信用卡手机银行可能因此无故“被消费”。
据悉,不法分子在网上下载一款“二维码生成器”,再将病毒程序的网址粘贴到二维码生成器上,就可以生成一个“有毒”的二维码。诈骗分子会利用这些二维码将手机木马植入被害人手机并自动提取相关信息,短短几秒钟的时间,手机号、卡号、密码等私人信息可能已经传到他人手中。
专家提醒
扫二维码前应核实来源
市场对二维码的监管还是“一片空白”,而二维码是否藏有病毒,从外观上是无法辨别的,用户一旦误扫“藏毒”二维码,很可能导致隐私泄露、账户被盗等情况的发生。在扫二维码前,应核实其来源,选择正规的途径及商家发布的二维码,不要扫来源不明的二维码。
招数2 用黑客软件建“免费WiFi”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终端的普及,不少公共场所都会提供免费无线网络。据介绍,不法分子专门在商场等各购物场所使用黑客软件建立免费的不明WiFi链接,若持卡人连接并登录信用卡网银,不法分子就可以通过后台程序记录下上网者手机的IP地址和上网时的各种信息,轻松窃取信用卡账号及密码,所以用户自己得分外小心。
——北京信诺创业科技有限公司